目录
数据准备
打开链接下载数据
打开终端,执行以下命令
数据库结构优化
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
- 使用可以存下你的数据的最小的数据类型
- 使用简单的数据类型。Integer 要比 Varchar 类型在 MySQL 中处理更高效
- 尽可能使用 not null 定义字段
- 尽量少用 text 类型,非用不可时最好考虑分表
数据库表的范式化优化与反范式化优化
为了避免冗余数据,可以根据数据库表设计第三范式对数据的储存进行优化设计;也可以为了提高性能,采用数据库表设计反范式化设计去冗余数据,使得数据库的查询更加的快速。
数据库表垂直拆分
垂直拆分,就是把原来一个有很多列的表拆分成多个表,这解决了表的宽度问题。通常垂直拆分就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:
- 把不太常用的字段单独存放到一个表中
- 把大字段独立存放到一个表中
- 把经常一起使用的字段放到一起
数据库表垂直拆分实践
TODO
数据库表水平拆分
当单表的数据量过大,导致增删查改等操作过慢,这时候需要对表进行水平拆分。水平拆分的表,每一张表的结构都是完全一致的。
常用的水平拆分方法为:
- 对 customer_id 进行 hash 运算,如果要拆分成 5 个表则使用 mod(customer_id,5) 取出 0-4 个值
- 针对不同的 hashID 把数据存到不同的表中
挑战:
- 跨分区表进行数据查询
- 统计及后台报表操作
数据库表水平拆分实践
TODO
MySQL 慢查询日志
慢查询日志配置
如何发现有问题的 SQL?答案是使用 MySQL 慢查询日志对有效率问题的 SQL 进行监控,执行命令如下:
慢查询日志所存内容
- SQL 的执行时间:# Time: 2016-10-13T10:01:45.914267Z
- SQL 的执行主机:# User@Host: root[root] @ localhost [] Id: 949
- SQL 的执行信息:# Query_time: 0.000227 Lock_time: 0.000099 Rows_sent: 2 Rows_examined: 2
- SQL 的执行时间:SET timestamp=1476352905;
- SQL 的执行内容:select * from store;
慢查询日志分析工具
- mysqldumpslow
- 安装:MySQL 数据库自带
- 使用:
mysqldumpslow /usr/local/var/mysql/luyiyuandeMacBook-Pro-slow.log;
- 详解:点击查看详情
- pt-query-digest
- 安装:
brew install brew install percona-toolkit
- 使用:
pt-query-digest /usr/local/var/mysql/luyiyuandeMacBook-Pro-slow.log | more;
- 详解:TODO
- 安装:
- mysqlsla
- 安装:TODO
- 使用:TODO
- 详解:TODO
慢查询日志判断问题 SQL 的依据
- 查询次数多且每次查询占用时间长的 SQL
- 未命中索引的 SQL
- IO 大的 SQL
EXPLAIN 分析 SQL 的执行计划
使用 EXPLAIN 分析 SQL
使用 EXPLAIN 分析 SQL 后各个参数含义如下:
- id:SQL 语句执行顺序编号
- select_type:SQL 语句执行的类型,主要区别普通查询、联合查询和子查询之类的复杂查询
- table:SQL 语句执行所引用的数据表
- type:显示连接使用的类型
- possible_keys:指出 MySQL 能在该数据表中使用哪些索引有助于查询
- key:SQL 语句执行时所使用的索引
- key_len:SQL 语句执行时所使用的索引的长度。在不损失精确性的情况下,长度越短越好
- ref:显示索引的哪一列被使用了
- rows:MySQL 认为必须检查的用来返回请求数据的行数
- Extra:提供 MySQL 优化器一系列额外信息
执行 EXPLAIN 分析 SQL 返回结果如下:
SQL 优化
MAX() 优化
分析 SQL 语句:使用 MAX() 方法查询最后一笔交易的时间
执行结果如下:
如果数据表的数据非常大,查询频率又非常高,那么服务器的 IO 消耗也会非常高,所以这条 SQL 语句需要优化。可以通过建立索引进行优化。执行代码如下:
|
|
然后再分析 SQL 语句,执行结果如下:
经过优化之后,由于索引是按顺序排列的,MySQL 不需要查询表中的数据,而是通过查询索引最后的一个数据,就可以得知执行结果了。而且这个时候,不管表的数据量多大,查询 MAX() 所需要的时间都是基本固定的,这样就尽可能地减少了 IO 操作。
COUNT() 优化
分析 SQL 语句:使用 COUNT() 函数在一条 SQL 中同时查出 2006 年和 2007 年电影的数量
count(*) 包含空值,count(id) 不包含空值。上述语句就是优化 Count() 函数取值
子查询优化
分析 SQL 语句:查询 sandra 出演的所有影片
通常情况下,需要把子查询优化为 join 查询,但在优化时要注意关联键是否有一对多的关系,要注意重复数据。
GROUP BY 优化
group by 可能会出现临时表、文件排序等,影响效率。可以通过关联的子查询,来避免产生临时表和文件排序,可以节省 IO。
group by 查询优化前:
执行结果如下:
group by 查询优化后:
执行结果如下:
LIMIT 优化
LIMIT 常用于分页处理,时常会伴随 ORDER BY 从句使用,因此大多时候会使用 Filesorts ,这样会造成大量的 IO 问题
优化步骤1:使用有索引的列或主键进行 Order By 操作
优化步骤2:记录上次返回的主键,在下次查询时使用主键过滤(保证主键是自增且有索引)
索引优化
为合适的列建立索引
- 在 WHERE 从句,GROUP BY 从句,ORDER BY 从句,ON 从句中出现的字段
- 索引字段越小越好
- 离散度的字段放到联合索引的前面
例如:
上述 SQL 语句,是 index(staff_id,customer_id)
合理,还是 index(customer_id,staff_id)
合理。执行语句如下:
由于 customer_id 的离散度更大,所以应该使用 index(customer_id,staff_id)
找到重复和冗余的索引
之所以要找到重复和冗余的索引,是因为过多的索引不但影响写入,而且影响查询,索引越多,分析越慢。那么为何重复索引、冗余索引?概念如下:
重复索引是指相同的列以相同的顺序建立的同类型的索引,如下表中 primary key 和 ID 列上的索引就是重复索引,例子如下:
UNIQUE(ID)
和 PRIMARY KEY
重复了。
冗余索引是指多个索引的前缀列相同,或是在联合索引中包含了主键的索引,例子如下:
查找重复及冗余索引的 SQL 语句如下:
也可以使用工具 pt-duplicate-key-checker
检查重复索引和冗余索引,使用例如:
执行结果如下:
删除不用的索引
目前 MySQL 中还没有记录索引的使用情况,但是在 PerconMySQL 和 MariaDB 中可以通过 INDEX_STATISTICS 表来查看哪些索引未使用,但在 MySQL 中目前只能通过慢查询日志配合共组 pt-index-usage
来进行索引使用情况的分析。
|
|
系统配置优化
数据库系统配置优化
数据库是基于操作系统的,目前大多数 MySQL 都是安装在Linux 系统之上,所以对于操作系统的一些参数配置也会影响到 MySQL 的性能,下面列举一些常用到的系统配置。
网络方面的配置,要修改文件 /etc/sysctl.conf
打开文件数的限制,可以使用 ulimit -a 查看目录的各项限制,可以修改文件 /etc/security/limits.conf
,增加以下内容以修改打开文件数量的限制
除此之外最好在 MySQL 服务器上关闭 iptables,selinux 等防火墙软件。
MySQL 配置文件
MySQL 可以通过启动时指定配置参数和使用配置文件两种方法进行配置,在一般情况下,配置文件位于 /etc/my.cnf
或是 /etc/mysql/my.cnf
,MySQL 查询配置文件的顺序是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过的
常用参数说明
innodb_buffer_pool_size:用于配置 Innodb 的缓冲池
- 如果数据库中只有 Innodb 表,则推荐配置量为总内存的 75%
-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>= Total MB123456789101112131415SELECTENGINE ,round(sum(data_length + index_length) / 1024 / 1024 ,1) AS 'Total MB'FROMinformation_schema. TABLESWHEREtable_schema NOT IN("information_schema" ,"performance_schema")GROUP BYENGINE;
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:MySQL 5.5 中新增参数,可以控制缓冲池的个数,默认情况下只有一个缓冲池。
- innodb_log_buffer_size:Innodb 日志缓冲的大小,由于日志最长,每秒钟就会刷新,所以一般不用太大。
-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:对 Innodb 的 IO 效率影响很大。
- innodb_file_per_table:控制 Innodb 每一个表都使用独立的表空间,默认为 OFF,也就是所有表都会建立在共享表空间中。
- innodb_stats_on_metadata:决定 MySQL 在什么情况下会刷新 innodb 表的统计信息。
存储引擎及版本的选择
请选择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及 MySQL 5.5+ 的版本,原因如下:
- 更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和索引结构;整个存储引擎设计思想更可靠先进,接近于 Oracle、SQL Server 级别的数据库
- 更多可靠特性支持,比如事务、外键等支持(支付等关键领域事务非常重要)
- 运行更稳定,不论读写数据的量级,都能够保证比较稳定的性能响应
- 更好地崩溃恢复机制,特别利用一些 Percona 的一些工具,更有效地运维 InnoDB
- MySQL 5.5+ 对比 MySQL 5.1.x 总体功能和性能提升太多,改进太多
第三方配置工具使用
percona:https://tools.percona.com/
服务器硬件优化
- CPU
- 使用多核 CPU,能够充分发挥新版 MySQL 多核下的效果
- MySQL 有一些工作只能使用到单核 CPU,选择高频
- MySQL 对 CPU 核数的支持并不是越多越快,MySQL 5.5 版本不要超过 32 个核
- 内存
- 选择高频内存
- 如果数据量比较大,建议使用不要低于 20 G 内存的服务器
- 网络
- 保证足够的吞吐量,建议千兆网卡
- 增加带宽,加快网络通信速度
- 硬盘 IO 优化
- 使用 SSD 硬盘,提高 TPS,选择适合的 RAID 方案
- RAID 级别简介
- RAID 0:也称为条带,就是把多个磁盘链接成一个硬盘使用,这个级别 IO 最好
- RAID 1:也成为镜像,要求至少两个磁盘,每组磁盘存储的数据相同
- RAID 1 + 0:就是 RAID 1 和 RAID 0的结合。同时具备两个级别的优缺点。一般建议数据库使用这个级别。
- RAID 5:把多个(最少 3 个)硬盘合并成 1 个逻辑盘使用,数据读写时会建立奇偶校验信息,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。当 RAID 5 的一个磁盘数据发生损坏后,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。
MySQL 服务器集群
TODO